• 学校党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调研及现场教学活动

      本报讯 (记者 刘文博)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涵、提升学习实效,兰州理工大学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成员分别赴兰州新区、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调研及现场教学活动。  5月26日,校领导、党委委员、党委部门和部分学院负责同志先后到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科教园区、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绿色化工园区、佛慈制药科技产业园、展览馆、进口商品批发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园、大数据产业园、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等地,通过实地查看、现场观摩等方式,就兰州新区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花卉产业发展等特色亮点工作以及企业科技创新需求进行学习交流。学校党委书记夏天东强调,要通过此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活动,认真消化吸收兰州新区的宝贵经验,了解兰州新区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和专业优势,加强协作联系,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不断深化产业合作、文旅协作、人才交流,提升我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服务我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6月1日下午,校领导、党委委员、党委部门负责同志赴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党员干部高举右手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全体党员干部依次参观了 “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与甘肃抗日救亡展览”“红西路军事迹展”等革命主题展览,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仔细研读史料,感悟初心使命,接受思想和精神上的深刻洗礼。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要结合自身岗位职责,把对党忠诚、不畏艰险、百折不屈的革命精神融入生活、工作中去,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能力,切实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

  • 学校联合举办“中国镍钴金属新材料技术创新论坛”学术会议

    本报讯  6月4-6日,由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钴新材料创新中心等9家单位主办的 “中国镍钴金属新材料技术创新论坛”在兰州新区成功召开。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镍钴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夏天东和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玉强担任大会主席并致欢迎词。夏天东指出,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精神,积极服务国家“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战略发展需求,我们共同组织举办了本次论坛,共聚我国镍钴金属选冶、加工、合金材料制备、回收再利用等各行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镍钴金属产业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进行深入的研讨,总结交流国内外近期开发的先进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这对进一步加快我国镍钴新材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基础能力的提升和产业链的延伸,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兰州理工大学以服务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为宗旨,将镍钴方向作为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协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重要成果。刘玉强表示,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镍钴行业同样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秉承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用科技创新引领传统镍钴行业的转型升级,强化镍钴资源循环再利用,催生一批在国家重要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的镍钴材料,本次论坛,镍钴行业各位专家学者共聚兰州探讨镍钴产业发展大计,发掘创新课题,研讨科研技术最新成果,共同推动镍钴行业的技术进步,为国家创新发展做出镍钴人应有的贡献。本次会议主要围绕镍钴选冶技术与装备、镍钴高温合金、镍钴能源材料、镍钴表面涂层材料与防护技术、镍钴资源综合回收与利用五个专题进行研讨交流,邀请了中国有色工业协会原会长康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天津大学刘永长教授等国内镍钴行业18位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宫勇吉等65位专家作分会报告。其中兰州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文生、丁雨田、杜雪岩三人受邀作大会报告,曹睿、孔令斌等18人作分会报告。来自全国镍钴行业的35家高校、科研院所、学会、企业的2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重点实验室)

  • 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接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查

    本报讯(通讯员王志文) 6月6日-8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委托,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委派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卫国教授、湖南大学黎福海教授、湘潭大学段斌教授、大唐电信集团杨毅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王伟臻老师一行五人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对我校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计算机与通信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进行了认证现场考查。7日上午,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见面会在图书馆北201会议室召开。兰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韦尧兵,党委常委、副校长曹洁,各职能处室、院系负责人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教师参加了见面会,会议由党委常委、副校长曹洁主持。首先,党委常委、副校长韦尧兵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各位专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学校专业认证工作开展的情况。联合专家组组长卫国教授在讲话中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目的、意义及考查的任务等做了简要说明。随后,专家组与学校主要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就专业认证的共性问题进行了询问交流。学校见面会后,专家组来到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和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分组开展了专业见面会,会后考察了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专家们以“一对一”和“分组座谈”方式与管理人员、专业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以“重点调阅”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审阅了专业所提供的各项归档支撑材料,包括教学及学生管理文件、近三年毕业设计归档资料、课程档案资料和评价原始材料等。8日下午,在彭家坪校区图书馆北201会议室召开了专业认证现场考查意见反馈会。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夏天东,党委常委、副校长韦尧兵,党委常委、副校长曹洁,各职能处室、院系负责人及专业全体教师参加了反馈会。联合专家组组长卫国教授对本次考查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专家组成员分别对考查情况进行了反馈,就面向产出的评价机制建设、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夏天东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辛勤细致的考查工作表示了衷心感谢。他表示学校将组织各职能部门和学院认真总结、梳理这些意见和建议,对于成功举措、特色做法和取得的成果,要研究分析,继续发扬和提升;针对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召开专题研讨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工作计划,逐一落实整改任务,取得整改成效,切实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学校将以本次认证工作为契机,继续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不断加强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与达成分析机制、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的建设工作,将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紧密结合,持续深化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来校调研

    本报讯  5月27日上午,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赵国成来校调研指导工作,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考试与奖学金处副处长胡自远、考试与奖学金处项目官员刘殊、财务处项目官员花季,汉考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研发总监李亚男、命题总监黄蕾,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焦鹏宁陪同调研。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芮执元,党委常委、副校长韦尧兵,国际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文学院班子成员参加调研座谈。芮执元代表学校对赵国成一行来校考察指导表示欢迎,感谢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对学校国际化事业的支持与帮助。在介绍学校基本情况、来华留学教育、国际中文教育、孔子学院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就推进“十四五”期间学校教育事业国际化发展的举措和打造具有工科特色的“中文+”项目进行了汇报说明。赵国成结合未来中外语言合作交流发展形势、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就进一步推进孔子学院建设、深化国际中文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本土国际中文教师培养、打造“中文+”教学模式、推进线上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开展国际中文教育水平测试、拓展国际中文教育合作等内容进行交流指导,希望学校将工科特色与国际中文教育相结合,在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程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工科“中文+”品牌,合力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向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持续发展。胡自远从奖学金受众、资助类别、资助额度、年度评审等方面对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项目进行说明,李亚男从汉考国际概况、汉语考试改革、专业汉语学习需求、考教结合探索等方面解读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与会人员就来华留学生语言培训、孔子学院建设、国际中文教师配备、国际汉语硕士点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座谈会上,赵国成和芮执元为兰州理工大学汉语考试考点揭牌。(国际教育学院)

  • 我校学子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

    本报讯  5月29日,第十三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西北民族大学举办。甘肃省委副秘书长王春江、团省委书记蒋小丽、省科协副主席张永成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曹洁,校团委全体人员,各学院团委书记、参赛队员、指导教师、观摩团学生等参加了终审决赛。我校捧得第十三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大赛分为终审展示、现场质询和专家评审。我校精心准备了实物模型展示、作品视频展示、优秀作品展架展示、项目申报书翻阅、作品竞赛手册等材料,供莅临现场的领导、专家老师参观和指导,也便于各高校的参赛同学们之间参观与交流。我校展出了 《基于点云的可编程自适应节水喷灌系统》《基于PV/T太阳能追踪的架空床供热系统》《一种自适应性管径清洁机器人》《智能辅助起坐马桶盖》《免接触启闭门》等作品。曹洁来到展位前,与入围决赛的选手们交谈,了解作品的创作特点与社会价值。本届赛事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学联共同主办。共有43所高校参赛,收到1058件各类学术科技作品,其中751件进入终审展示。在本次大赛中,我校共有16项作品入围省级终审决赛。其中刁显峰同学的 《基于多源检测的滑坡地质灾害智慧预警系统》获得省级特等奖,我校也获得第十三届 “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奖项。大赛自启动以来,我校积极开展筹备工作。校赛共收到来自各学院的项目 366项,覆盖参赛学生3648人次,约占全校学生总数13%,参与指导教师985人次,约占教师总数的40%。经过学校正式发文、校院多级专项经费支持、赛前动员、院初赛、校通讯赛、校现场决赛、成绩公示、优秀作品校级展出及宣传等环节,遴选出99个项目参加校级决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5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3项,优秀奖46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共计30项作品推荐省级赛事。学校对进入省赛的作品进行了路演、现场展示、指导培训等工作,为我校参加全省第十三届“挑战杯”比赛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此次大赛,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的科创风采、优良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培养了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民生、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创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创新创造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学术科技文化氛围。(校团委)

  • 『石油摇篮 铁人精神』主题展览在我校开展

    本报讯(记者 刘文博)  6月9日下午,“石油摇篮铁人精神”主题展览启动仪式在兰州理工大学彭家坪校区图书馆广场举行,此次展览由兰州理工大学、玉门铁人干部学院、玉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共同举办。玉门铁人干部学院副院长李杰、玉门市委党校副校长张伟,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夏天东,党委副书记丁虎生,党委常委、副校长曹洁,以及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师生代表共计两百余人参加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丁虎生主持。李杰表示,“铁人”王进喜,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是中华民族的时代英雄。“铁人”,是时代的强者,具有困难压不倒的铁的意志,具有遇火志更坚的铁的气质,具有支撑民族国家重任的铁的脊梁。相信通过本次展览,一定能够成为我们缅怀历史、启迪未来、弘扬铁人精神的重要平台,成为广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家园,学铁人,做铁人,忆铁人。夏天东在启动仪式上致辞并宣布“石油摇篮铁人精神”主题展览开展。他指出,“铁人精神”既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的精神风貌,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我们要深入学习他的“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夏天东强调,“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儿女拼搏奋进、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在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中,进一步弘扬铁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的“铁人”。启动仪式后,夏天东及师生代表观看了主题展览,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铁人精神”,详细了解铁人的成长足迹、铁人精神的形成以及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张伟在图书馆报告厅作了题为 “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的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从 “认识铁人”“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弘扬铁人精神、担当实干作为”三个方面对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作了深刻阐释。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师生对“铁人”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报告强调,我们要学习铁人热爱党、忠诚党的事业的坚定情怀,学习铁人攻坚克难、艰苦创业的昂扬斗志,学习铁人细致严谨、科学务实的工作作风,学习铁人心系群众、为民尽责的公仆意识,学习铁人严格自律、廉洁奉公的纯洁本色五个方面的要求,以铁人为榜样,争做传承和弘扬铁人精神的践行者。

  • 校领导参加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并作交流发言

    本报讯  5月26日下午,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副省长张世珍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厅厅长王海燕、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全省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晓阳主持。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芮执元,副校长李仁年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部署我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芮执元在会上作了题为 《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交流发言报告。报告回顾了我校研究生教育4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机遇,明确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方向和措施:一是要坚持价值引领,把思想政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构建思想教育长效机制,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二是要坚持特色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学科交叉创新与融合,实施博士学位点培育计划和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持续推进“红柳”一流学科建设;三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体系,优化导师遴选机制,夯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责任;四是要坚持“五育并举”,创新发展,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学位论文抽检力度,保障培养质量。我校将深入学习贯彻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开启新篇章、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