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芳:寄情笔墨书华章

期次:第307期    作者:■学生记者 王秋同 肖浪妮   查看:168


冯芳,1970年生,甘肃靖远人,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现任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师。中国设计师协会理事、甘肃省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兰州市妇女书法家协会会员。多年来潜心研究油画及水彩画技法与理论,雕塑设计图案纹饰应用研究、墓室壁画砖饰艺术图像叙事研究。以甘肃民族美术为素材,讨论地域文化存在于绘画并跨越不同民族的文化形式、文化寓意的表现需要,汲取民族文化语言形式,致力于西部民族美术创作,探索和追求艺术表现的空间形式面貌。艺术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展览并获奖。主要作品有 《藏族阿玛》《藏香》《高原魂》《春色》《城》等。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5部,曾主持参加7项项目课题,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冯芳出生于绘画家庭,三个子女中,冯芳的性格与父亲最为接近,小时候,冯芳常观摩父亲绘画,受父亲的影响,冯芳从七八岁开始学习临摹前苏联画家尼古拉·费欣的素描头像。父亲涉猎广泛,一直遵循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创作信条,绘画作品拥有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耳濡目染下,冯芳的绘画技巧和美学思维深深受到父亲的影响,甚至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关于苏里科夫三部曲也是在父亲的指导下完成的,影响她的,还有父亲教的对绘画的认识和对美的不懈追求。

冯芳一直坚定地追随着父亲所推崇的绘画信条———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冯芳说,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因于内而循于外”,个人生活环境、经历和艺术审美的不同会造就不同的创作风格,尽管绘画风格与父亲的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冯芳认为,自己和父亲之间还是有许多区别,比起根基深厚的父亲,自己不及父亲观察事物深切,细节表述不够到位,更不及父亲实践得多,自己的作品远不及父亲的耐人寻味,冯芳的言语中,透露着对父亲的崇拜。

在父亲的熏陶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多年来,冯芳致力于油画和水彩绘画技法方面的研究,她依托甘南藏族的民族美术素材和风情人物,一边汲取民族文化的语言形式,一边探索和追求现代艺术表现的风格面貌,并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创作,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展览并获奖。冯芳表示,开始创作一件作品往往是从个人感情迸发,无法预见后续创作的发展,但随着创作不断推进,画面整体形象会变得更加丰富而厚重,之后就是创作者讲故事和欣赏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赏了。而实际上,绘画过程十分辛苦,一件优秀的作品往往需要花费数日数月甚至数年,期间需心无旁骛,潜心创作。她说,艺术创作应该顺其自然,从本心出发,尽自己的激情去画,画作所要传达的,正是对艺术造型的美的表达与呈现,“若能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许就能达到‘行笔走墨书流年,彼岸花开意连连’的创作意境。”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每次创作前,冯芳都会前往甘南藏族地区进行调研采风,收集资料和创作素材。采风时,冯芳多采用拍照的方式收集素材,然而,影像照片无法反映物像的全部,创作者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创作时,绘画者需要有取舍地表现物像,才能对画面进行深化。冯芳说:“只有认真感受所要表达的对象,才能真正深深地刻画出来———‘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感情先有了激荡,最后的作品才有可能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对于创作灵感,冯芳认为,灵感是在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前提下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它的出现需要个人底蕴的支撑。经过专业艺术训练和接受了包豪斯教育体系的训练者比普通人更多地掌握绘画的形式绘画法则,但这还远远不够,优秀的创作者还需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与得失,再通过内容表达和反复磨炼,才能达到创作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相辅相成、相互统一。

作为教师,冯芳希望将自己所学的创作理念和思想传达给更多的学生,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作为教育者,冯芳认为,艺术教育应该打破专业壁垒,拓宽课程范围,加强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同时要增设前沿学科,紧跟社会发展,在教学中强调个性,强化学生文化艺术理论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兴趣,掌握规律,夯实知识,大胆尝试,深入探索,在创作时热情真诚,脚踏实地,不骄不躁,深化思想,形成更加科学完整的艺术研究体系。

目前,冯芳的研究兴趣是逐渐兴起的“图像叙事学”跨媒介研究,如,关于河西走廊魏晋墓室、壁画装饰艺术的研究。她希望自己能够在新的研究领域有更高层面的思考,能发现新的形象和概念,能摆脱沉闷乏味的传统创作思维,突破自我,走向下一个创作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