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芳:寄情笔墨书华章

    冯芳,1970年生,甘肃靖远人,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现任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师。中国设计师协会理事、甘肃省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兰州市妇女书法家协会会员。多年来潜心研究油画及水彩画技法与理论,雕塑设计图案纹饰应用研究、墓室壁画砖饰艺术图像叙事研究。以甘肃民族美术为素材,讨论地域文化存在于绘画并跨越不同民族的文化形式、文化寓意的表现需要,汲取民族文化语言形式,致力于西部民族美术创作,探索和追求艺术表现的空间形式面貌。艺术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展览并获奖。主要作品有 《藏族阿玛》《藏香》《高原魂》《春色》《城》等。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5部,曾主持参加7项项目课题,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冯芳出生于绘画家庭,三个子女中,冯芳的性格与父亲最为接近,小时候,冯芳常观摩父亲绘画,受父亲的影响,冯芳从七八岁开始学习临摹前苏联画家尼古拉·费欣的素描头像。父亲涉猎广泛,一直遵循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创作信条,绘画作品拥有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耳濡目染下,冯芳的绘画技巧和美学思维深深受到父亲的影响,甚至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关于苏里科夫三部曲也是在父亲的指导下完成的,影响她的,还有父亲教的对绘画的认识和对美的不懈追求。冯芳一直坚定地追随着父亲所推崇的绘画信条———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冯芳说,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因于内而循于外”,个人生活环境、经历和艺术审美的不同会造就不同的创作风格,尽管绘画风格与父亲的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冯芳认为,自己和父亲之间还是有许多区别,比起根基深厚的父亲,自己不及父亲观察事物深切,细节表述不够到位,更不及父亲实践得多,自己的作品远不及父亲的耐人寻味,冯芳的言语中,透露着对父亲的崇拜。在父亲的熏陶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多年来,冯芳致力于油画和水彩绘画技法方面的研究,她依托甘南藏族的民族美术素材和风情人物,一边汲取民族文化的语言形式,一边探索和追求现代艺术表现的风格面貌,并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创作,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展览并获奖。冯芳表示,开始创作一件作品往往是从个人感情迸发,无法预见后续创作的发展,但随着创作不断推进,画面整体形象会变得更加丰富而厚重,之后就是创作者讲故事和欣赏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赏了。而实际上,绘画过程十分辛苦,一件优秀的作品往往需要花费数日数月甚至数年,期间需心无旁骛,潜心创作。她说,艺术创作应该顺其自然,从本心出发,尽自己的激情去画,画作所要传达的,正是对艺术造型的美的表达与呈现,“若能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许就能达到‘行笔走墨书流年,彼岸花开意连连’的创作意境。”“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每次创作前,冯芳都会前往甘南藏族地区进行调研采风,收集资料和创作素材。采风时,冯芳多采用拍照的方式收集素材,然而,影像照片无法反映物像的全部,创作者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创作时,绘画者需要有取舍地表现物像,才能对画面进行深化。冯芳说:“只有认真感受所要表达的对象,才能真正深深地刻画出来———‘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感情先有了激荡,最后的作品才有可能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对于创作灵感,冯芳认为,灵感是在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前提下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它的出现需要个人底蕴的支撑。经过专业艺术训练和接受了包豪斯教育体系的训练者比普通人更多地掌握绘画的形式绘画法则,但这还远远不够,优秀的创作者还需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与得失,再通过内容表达和反复磨炼,才能达到创作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相辅相成、相互统一。作为教师,冯芳希望将自己所学的创作理念和思想传达给更多的学生,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作为教育者,冯芳认为,艺术教育应该打破专业壁垒,拓宽课程范围,加强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同时要增设前沿学科,紧跟社会发展,在教学中强调个性,强化学生文化艺术理论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兴趣,掌握规律,夯实知识,大胆尝试,深入探索,在创作时热情真诚,脚踏实地,不骄不躁,深化思想,形成更加科学完整的艺术研究体系。目前,冯芳的研究兴趣是逐渐兴起的“图像叙事学”跨媒介研究,如,关于河西走廊魏晋墓室、壁画装饰艺术的研究。她希望自己能够在新的研究领域有更高层面的思考,能发现新的形象和概念,能摆脱沉闷乏味的传统创作思维,突破自我,走向下一个创作里程碑。

  • 南军虎团队:名师传帮带 聚力谱新篇

      2021年甘肃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兰州理工大学多个教师(团队)喜登荣誉榜单,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南军虎团队荣获理工科组二等奖的好成绩,同时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展示了学校长期重视教学工作、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的新时代风采。比赛介绍  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发起并组织的全国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旨在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一流课程,选出一批优秀教师和团队,是目前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团队介绍  流体力学教学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校各专业流体力学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强化科学研究,促进学科课程建设。团队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7%。团队多名教师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名校。有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2人,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甘肃省师德标兵1人,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2人,甘肃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  经过多年的建设,《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在2009年获批甘肃省精品课程,“流体力学课程群”进入学校首批红柳特色课程建设序列,相继在“超星学习通”和“智慧树”平台建设完成流体力学课程线上教学资源,面向兄弟院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学习程度高。《流体力学及叶栅理论1》课程于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课程),《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于2020年获批“甘肃省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流体力学》在线开放课程于2021年获批学校“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  团队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近年来主持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20余项、发表教研论文30余篇、出版多部流体力学类教材;建成在甘肃省内有影响力的实践平台,为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障。  团队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在老一辈流体力学教师曹鹍、程兆雪、张凤羽等带领下,培养出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来,团队青年教师获校级及以上教学奖励30余项,指导学生科创竞赛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0余项。教师先后承担了多项纵横向项目,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优势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教师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教融合,以突出社会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传承与创新,扶持与发展  团队负责人南军虎表示:“团队的特殊优势在于流体力学教学团队悠久的历史传承,教师均具有鲜明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在传承和创新、师资队伍的传帮带方面做得比较好,并且课程建设方面做得也不错,经过多年持续的建设,流体力学课程群成为学校首个‘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课程’全覆盖、同时拥有三类“金课”的课程群。”“团队所承担的流体力学类课程中有许多共性的内容,通过打磨讲稿、课件、建设试题库、共谋教学创新策略等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南军虎老师说。团队中的老教师经常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指导,青年教师为老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例如,教学研讨时大家一起参与,有时也会邀请离退休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一起开展教学方面的座谈会;青年教师从生活中也会为团队中的离退休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南军虎分享道:“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历,能够从教学和科研方面给予青年教师业务指导,也能从教育学生、关爱学生等方面做出表率”。“团队中青年教师多次在各级讲课竞赛中获奖,得益于学院提出的 ‘周二业务大练兵’、‘青年教师导师制’等的政策和措施,年轻教师跟着老教师听课学习讲课技巧,提升科研水平,所以团队老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做得不错。”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在不断探索中进步  流体力学教学团队的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政理念贯穿教学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具体内容的列举、运用流体力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等方式,构建了10余个课程思政案例,以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并嵌入‘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内涵,充分体现中国‘工匠精神’和‘中国力量’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  南军虎谈到:“这次教学创新大赛中的参赛课程是我校首批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我们采取的教学创新策略事实上是团队教师长期教学改革和探索的总结。”他说:“流体力学这门课程讲好并不容易,因为研究对象是看不见握不住的流体,学生难以形成直观感受,学习时往往提不起兴趣;课程中的概念较多,其中一些容易混淆,且涉及很多公式、定理及推导,这些推导对高等数学和经典力学等基础知识的要求较高,记忆和理解困难,学生用其解决问题时也变成了生硬地套用公式,难以掌握流体的运动本质;课程中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体系,但学生学习时对具体知识点的学习往往陷入对其片面、绝对和孤立的理解。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长期探索怎么样讲学生才能爱听、能听懂、会应用,这次竞赛把上述探索的途径做了一个总结。”  通过此次大赛,团队都有了极大的收获,南军虎说:“我们向兄弟院校老师学习了不少,例如我校王秀丽教授、兰州大学梅中磊教授等团队的教学创新举措让人眼前一亮,这些教授们真正诠释了‘有道德情操、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的内涵,一些创新举措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另外,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战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因此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会一劳永逸,我们会持续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符合学校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新途径,提供一些可推广、可复制、可实施的经验,努力发挥国家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  (兰州理工大学大学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