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谈写作

期次:第268期    作者:计通学院-罗丽   查看:57



  终有一天,我会在自己喜欢的小路上越走越远,我和我现在以及过去经历的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我笔下最温暖的歌。
  我小时候没有读过幼儿园,在大概六岁时就直接上了小学。在我们农村,小孩子最喜欢上学,因为可以和大大小小的小孩子一起玩,没有没完没了的作业,没有争分夺秒的时间,更没有削尖脑袋想要争取的名次,宽宽大大的土木结构教室里稀稀疏疏的坐着两个年级的学生,老师给一个年级的学生上课时,还可以间接的为另一个年级做辅导,顺便监督他们上自习,所以上课的时候没有人敢打盹儿瞌睡。爸妈期待着我们快快长大就像是看地里种的豆苗,恨不得一天长一截,等我们大一些,他们就可以把我们放心的交给学校去教育了,留在家里只有捣乱的份儿。爸妈也从来不用检查孩子们的作业,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读过很多的书,狠狠问一句“作业写完了没有”,就又转过身干他的活去了。所以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就好像是我们的第二父母,男老师和我们一起打沙包,女老师带我们跳皮筋,高年级的学生到河湾里给老师抬吃的水,而老师也会爬到操场边的杏树上给我们摘杏子,还会有老师给学生做饭吃。那样简单幸福的学习生活现在的孩子肯定再没有了。
  而我第一次知道自己有写文字的感觉就是在小学,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会挑写的不错的作文在课堂上向同学朗读,在当时的我们看来,那是一种别样的荣耀,而我写的作文也时常被朗读。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新作文,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满怀期待等着老师在课堂上朗读,但老师读完了所有的作文却没有我的,我顿时一阵失落。下课后老师让我去她的办公室,她先像往常一样对我的作文夸赞了一番,最后却告诫我说,不能为了得到荣誉而去抄作文书上的作文,我解释自己没有抄,但显然她心里面不相信,虽然她说着相信我。在她看来,那个年纪的我不该有那样的感触和表达,不该有那样的文字,但那时候的我多买一支铅笔都觉得奢侈,更何况是作文书。自那以后,我暗自确信,我的笔可以写出我的感觉,我也时常有意训练自己,坚持写自己的东西。
  上初中时,我遇见了闺蜜,我们相识已经有十二年了。她的文笔同样富有生气和文艺气息,我到现在还记得她写的《伶仃雨》,明明写的是夏天的雨,却被她赋予秋雨的悲凉,文字和语言充满忧郁,像戴望舒《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既具有丁香的美丽姿态和颜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洁淡雅和芬芳,还具有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忧愁与哀怨。我记得她还有一个写作习惯,就是写作文时要先写内容最后再写标题,可能只有写好内容,才能够想好完美诠释内容的标题吧!有一次考试,她竟然忘记了写题目,但作文成绩依旧不低,现在我开始怀疑她是不是真的忘了,说不定就是故意没写,也或许她潜意识里的确写了,只是忘记了誊写。毕竟作家都是那么写的,写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具体要写啥,大概有个感觉就开始写,写着写着就成了一本十几万字的书!到现在,我们写过的文字加起来估计也成了一本书,不过这些记忆只会随时间越来越深,也越来越觉得温暖。
  去县城上高中时,我写作的感觉突然消失地无影无踪。即使老师又教给我们很多写作技巧和描写手法,我们也看了更多更多的作文书和优秀范文。
  高中四年,每一次作文课和考试作文我都是硬着头皮在编,写的也都不再是自己的感觉,那时我最“擅长”写议论文,给出论点,加几个名人故事和在各处抄写的名言名句加以引用,一篇作文就完成了。当时的我们拿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写做人要淡泊名利,却在背后纷纷议论着成绩和排名,我们假装欣赏着散文《荷塘月色》的幽静,却怎么都品不出朱自清含蓄委婉的对自由的渴望,我们用倒叙的手法构造着自己的虚假故事,浪费着笔墨写着别人的人生。
  我们诵读着《背影》里的父亲,但怎么都感受不到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我那时觉得那样好的父亲一直都是别人的父亲。我也不会写我的父亲,他平凡的、普通的简直没有什么可写的,但现在每一次回家或者离开家,父亲都坚持开着他的小三轮亲自到车站接送我,我进站之后他才会骑着小三轮离开,每一次我都偷偷看着他的背影离开,才渐渐懂得父亲的辛酸和执拗,心疼父亲的执着和无言。我才知道,好文章里面根本没有刻意去运用的技巧,所有的手法都是为了更加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上大学的时候,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书,但迟迟没有静下心来去读一两本好书,每一次被别人问起曾读过什么书,我的大脑里除了中国四大名著外,一片空白,我才知道以前自己读的书,仅仅是读过而已,以前看的作文书不算是真正的书。我知道自己读书太少了,对生活的理解也太少了。
  再次拿起笔认真的写,是大一打辩论赛的时候。那时候我是一辩,必须要在三分半时间内开篇立论,所以语言要简洁,观点要明确,逻辑也必须清楚,每一次比赛我都会将自己的稿子修改很多遍,确保自己在赛场上不出错,辩论也再一次激起我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站在地方的角度观察,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真切而准确的表达。大学四年,我以学生记者的身份采访过很多人,写过各类稿子,看过很多文章,记录过很多故事,我也才一点一点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一点一点理解以前被灌输、被教授,被被动接受的东西。
  最近读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总有一种亲近感,可能因为我们都是农村人的缘故吧!不像是读张爱玲的人生,我总觉得我和她的人生起点不同。尽管他描写的新疆沙湾县的村庄和我的村庄不同,但村庄之外的,对田野、牲畜、草木和阳光的感触一定是一样的,那些也似乎只属于我们,是我们笔下的,用刘亮程的话说就是,“我一直想撇开自己从别处开始写,但每一次都回到自己”。读他的书的时候,我时常会想起自己以前在农村的感觉,除了人与人的关系,在我和他的村庄里,似乎每一粒花草土木都有情感联系,都能感受到温度和态度,每一片阳光都带着微风和浪漫,属于我们的村庄里,每一处独特都会被我们发现。
  他说,“炊烟是家的根”。这让我想起小的时候在地里劳作,看见那家烟筒里远远地冒着烟,就会感觉到那里一团生气,想象着庭院里有那些孩子在玩儿,那间灶房里一定有个人在跑前跑后,生火做饭。
  他说,“我们还小,不知道堆在父亲一生里的那些活他啥时候才能干完,更不知道有一件活会把父亲永远留在一块地里”。他写出来了我对父亲一直都没办法表达的感觉,我总觉得父亲年轻时应该有一番作为,应该有陪他闲暇时一起喝酒划拳的朋友和自己一生所热爱的事,但不料他被他的子女缠住了整整一生,或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
  他说,“父亲母亲,你们的声音将最终成为儿女们的声音,在代与代的山谷间经久回应。不管我们年轻时怎样不听话,违背母语父令,最终还是回到父亲母亲的声音中,用你们的话语表达我们自以为全新的人生、做着父母语言中的所有事情”。越长大,越能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情感,现在的爸妈已经没有机会再三天两头的批评我们,我们也没有很多机会再去挑剔他们的味道。
  读过那么多书,写过那么多文字,现在才发现,所谓的“文字功底”不过是帮助你充分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所谓的“好文章”并非华丽辞藻堆砌的句子,而是记录一颗静下来感受生活的心,是沉静在一种“与世隔绝”的自我世界,是“一时冲动”流露自己细腻情感的表达方式。因为正经世界里的生活太过于简单,而我们的确也不善于口语表达,我们羞于对亲人、对爱人、对朋友说“甜腻腻的情话”,因为他们已经看惯了我们死皮赖脸、嬉笑怒骂的样子,我们还不习惯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另一个世界”。
  但我们的确也需要通过写作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来记录那天“恍然大悟”后的自己,来回忆被时间流逝的感动,来发现生活残酷而温馨的甜美和浪漫,若那天不小心在匆匆前行的路上迷失,也可有记忆可寻。
  现在的我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刘亮程先生所说的,“写作是一个不断丢失的过程”、“写作是一件真正可怕的事情”。可能还是我读书太少,经历太少,写的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