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 忆

余光中先生

期次:第252期    作者:王茜   查看:51





  2017年12月14日,被文坛大师梁实秋赞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的文学大师余光中先生离开了我们,告别了天下读者。我内心感到特别难过,一位大师像一颗耀眼的星星陨落了。
  余光中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首诗是《乡愁》,读这首诗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小孩子,当时可能并没有很深的感觉。当我长大后再读这首诗,一种淡淡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先生在参加一个访谈节目时曾这样说过:“我作 《乡愁》虽然只花了二十分钟,但是那种情感积淀在我心里足足有二十年之久。”
  余光中先生是以“乡愁诗人”著称的,他是台湾乡愁文学的代表人物。如果要读懂余光中先生,必须读懂他的乡愁文化。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文化,不仅表达了自己远离家乡的凄苦之情,更表达了余光中先生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决心。我读过余光中先生《听听那冷雨》
这篇散文,文章中深深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这些字眼,都表达了他深深的乡愁。还有《当我死时》这首诗,是余光中先生在1966年所著的,表达了他的乡愁与爱国之情。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余光中先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有诗歌、散文、评论等,这些经典作品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乡愁文化是余光中先生的一部分,余光中先生还写了许多方面的文学作品,比如:环保之类的文章。余光中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地迷恋与爱好,他对传承中华文化有重要影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重视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都有自己的乡愁,尤其是当我们出门在外,会更想念自己的故乡,因为故乡是自己的根,每次,当我离开故乡的时候,总会想起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故乡,常常在梦里会梦到自己的故乡,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虽然自己的故乡并不那么富裕,但是,它是记录自己成长的地方,有亲人、有寄托,愿每个人都能记住自己的故乡,不管在哪里,都能记得故乡。